螞蟻相關資訊

許多人並不清楚螞蟻也是一種完全變態的昆蟲,以為螞蟻卵孵化之後就變成螞蟻了,螞蟻的成長過程中是由蟻后產下卵,卵會一定的時間後孵化成幼蟲,幼蟲會經過五次脫皮成長,接下來會吐絲結繭化蛹(部分物種直接化蛹),最後才會羽化成螞蟻,如下圖。 卵期為全部階段中最小最迷你的,顏色通常呈現米白、白、米黃色,有些物種會因為進食食物的關係會出現粉色、橘色的卵,但無論哪一種顏色,那顆卵都會是均勻的同一個顏色;外型上以正圓形、橢圓形為最常見,也有細長型柱狀的卵形,這些卵具有黏性,使每一顆卵可以彼此互相黏在一起,以方便工蟻的集體照顧。 幼蟲期是所有階段中唯一會改變大小階段,並且需要進食,有些物種的幼蟲會自行進食工蟻攜帶回來的食物;有的物種則直接經由工蟻的交哺行為餵食。幼蟲五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會脫一次皮變大一個尺寸。幼蟲的外型通常呈現條狀或者像是薏仁的形狀,有些甚至外型有軟刺,不過不具有傷害力,主要是方便附著在不同的位置。幼蟲的顏色通常都是乳白色,甚至會有點半透明,中間會有黑色的臟器,並且進食的食物也通常會因為體表顏色較淺較薄而顯現。 繭期(蛹期)是變成螞蟻的最後一個階段,幼蟲在化蛹前會將自己進食到最飽後開始吐絲將自己包覆(有的物種無須吐絲結繭即可化蛹),完整包覆後就會在裡面化蛹,繭呈現橢圓形,淺咖啡色或深咖啡色,幼蟲在化蛹前會將身體內的排泄物排掉,因此繭有一端會呈現黑色的(或食物的顏色) 成蟲期也就是大家看到的螞蟻了,在經過一段時間後,蛹會完全變化完成,這時候工蟻就會協助將繭撕開,把尚未可以活動的同伴拖出來,若沒有其他工蟻的協助其實自己沒有辦法脫離的。一旦羽化變成成蟲之後,體型就不會再隨著時間改變了。 以上就是螞蟻從卵到變成一隻螞蟻的成長過程喔!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如此快速,發展速度會因溫度、食物量與體型大小有絕對關係。 ...

一般人以為螞蟻什麼都吃,這樣的刻板印象其實對,但也不對,原因在於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食性與生活型態,好比一樣是鳥類,有的鳥吃蟲、有的吃種子、有的吃則吃果實;老鷹與禿鷹則一活捉獵物,另一則吃腐敗的肉,因此螞蟻一樣有著不同的食性,才可以共存在世界上。   世界上普遍化分為六種食性,雜食性、雜食偏素食性、雜食偏肉食性、肉食性、雜食性食種子、食自耕菌等六種,不同的食性下所取食的物品不同。   而形成食性上差異的原因就是源自於適應環境下演化的結果,不同的食物來源在世界上也是有限資源,因此分化出不同的食性,可以避免都食用同一種食物來源而造成食物量不足的競爭,且不只是食性,習性與行為或甚至構造都會因此而改變。   以下將較詳細的說明六種食性:   雜食性:顧名思義,就是如同我們所認知的螞蟻,什麼都會吃,包括非天然的食材,如糖果餅乾等,而為何我們會有這樣的迷思,其實原因就是與我們最切身相關的螞蟻,食性就是雜食性的,也因此才能夠存活在人類世界中,而這樣的物種也是隨著人類干預大自然後,所慢慢形成的結果,轉化食性與體型,並可以適應在人造環境中,安穩的生活下去,因此普遍雜食的物種個體較小,且適應力較優良。   此食性下飼養較佳的食物為:新鮮的昆蟲屍體、水果、糖水、蜂蜜水     雜食偏素食性:所謂素食的意思並非不需吃昆蟲(以昆蟲來說的肉即為昆蟲肉,並非其他肉類),而是由於這種食性下的螞蟻並不會有主動掠食的行為(也就是殺生),因此我們認定在偏素食性,牠們在野外吸食植物的汁液、分泌液、果實甜液、昆蟲分泌液以及昆蟲屍體,這種食性下的物種普遍體型都較大,且有些顏色鮮艷,也因其主食皆為液體,牠們的身體結構也稍微異於其他食性的螞蟻,像是牠們社會性的胃,稱嗉囊,也就是牠們攜帶與存放食物液體的容器,將會比較明顯的大,除了吃飽後會鼓起來以外,也會因為所吸食的液體顏色改變,而看的出來腹部的顏色也會發生改變。   此食性下飼養較佳的食物為:水果、糖水、蜂蜜水、新鮮的昆蟲屍體,以甜液類為主要食物來源(糖類)     雜食偏肉食性:這種食性下的螞蟻,雖會有主動攻擊獵物的行為,但死亡昆蟲個體與果實、種子、甜液,在遇到時,牠們也會進食,與素食性物種相反,蛋白質需求量較糖類高,而這種食性下的螞蟻,通常都有著掠食的優勢,無論是團體攻擊型還是單個體掠食型,都有特殊的行為與構造可以讓捕食行為較佳。   此食性下飼養較佳的食物為:活體昆蟲、新鮮的昆蟲屍體、糖水、蜂蜜水、水果     肉食性:這種食性下的螞蟻,顧名思義,僅會抓取活體獵物回去吃,對於其他甜液、水果等不會有任何想吃的反應,也因此這類的螞蟻普遍都有非常厲害的捕抓獵物行為或構造。   此食性下飼養較佳的食物為:活體昆蟲     雜食性食種子:小時候都會看伊索寓言或者電影蟲蟲危機中,螞蟻會儲存食物過冬,其實就是在說這種物種,因為以食物而言,對於沒有冰箱可以保存的螞蟻來說,僅有種子可以進行存放的動作,因此這種食性的螞蟻也是世界上唯一會真的儲存食物的食性,而為什麼這類的螞蟻主食為種子,其原因就在於牠們的原生地,屬於環境較不優渥,食物來源較少,因此轉換食物來源取種子為食,但在有其他食物出現食當然也會非常開心的帶回家吃。   此食性下飼養較佳的食物為:種子、活體昆蟲、新鮮的昆蟲屍體、糖水、蜂蜜水、水果     食自耕菌:想必大家都聽過切葉蟻,這種食性是世界上唯一"吃素"的食性,僅會吃自己培育出來的菌體,這種螞蟻會派出較大個體的工蟻外出蒐集葉片,將葉片從植物上切割下來並搬回家,再交由個體較小的工蟻咀嚼、咬碎鋪在菌上,以此種(養)出更多的菌鋪,就如同人類的農耕行為,但牠們更厲害的是,牠們懂得永續經營的概念,並不會把附近同一株植物的葉片全拔走,原因是因為牠們知道植物一旦沒了葉片將會死亡,所以牠們會寧願走遠一點去蒐集,是我們人類很該學習的地方。   此種食性下僅需提供新鮮葉片,讓工蟻可以搬回去制菌     以台灣來說,並沒有雜食性食種子與食自耕菌的物種。 ...

在社會性昆蟲中,其中一項與一般昆蟲差異的地方就在於階級劃分,而劃分的內容如下圖:   ※圖中的尺寸以符合現實的比例呈現,另外部分物種並無兵蟻的階級,將視物種而異,此圖為大部分螞蟻物種的階級劃分   蟻后:是群落中唯一的生產者,而生產也是牠唯一的工作,除了生產外,就只會在巢裡靜止休息,除非必須,否則避免過度動作則可以使牠活得更久。   雌蟻:亦可稱為『處女蟻后』,雌蟻其實就是尚未交配的蟻后,在群落中完全不會工作,唯一的工作就是等待交配季節才外出交配,因此此階級並非常駐於群落中,也要夠穩定的群落才會產出。   雄蟻:雄蟻是螞蟻各階級當中唯一的雄性個體,身形細長,頭部較小,長得有點像蚊子,在群落中完全不會工作,唯一的工作就是等待交配季節才外出交配,因此此階級並非常駐於群落中,也要夠穩定的群落才會產出。   兵蟻:亦可稱為『特化工蟻』或『大工蟻』,是群落中頭部與大顎較大的階級,因其頭部肌肉較發達,因此具有更強的咬合力,因此擔任著攻擊與防禦的階級,但部分物種的兵蟻並非完全作為攻擊與防禦的階級,因食性與個性的關係,不須做掠食的行為,這時兵蟻的功能將使築巢能力上升,攜帶食物量上升,因此才會稱為特化工蟻或大工蟻。   工蟻:群落中個體最小且工作最重要、最複雜的階級,是群落中運作的核心,負責覓食、偵查、育(戶)幼、照護蟻后、築巢等都是由工蟻階級擔任,因此無論何種螞蟻,群落中階級數量最多的,就是工蟻了。   多樣擬大頭家蟻的階級劃分     文章歡迎轉貼分享,但請務必註明出處...

社會性昆蟲,是昆蟲界中最複雜且最進化的物種,這樣的社會行為,使牠們稱霸著昆蟲界,雖然社會性昆蟲只佔著昆蟲物種總數中約1.5%,但其物種數量及含量則遠遠勝過其他的物種總和。   昆蟲的社會性階層分為以下六種: 獨居 Solitary 亞社會性 Subsocial 群居 Communal 準社會性 Quasisocial 半社會性 Semisocial 真社會性 Eusocial   而我們所提到的社會性昆蟲,其實就是真社會性 Eusocial,而我們將會針對真社會性昆蟲進行說明。   而世界上僅有三種真社會性昆蟲,就是: 螞蟻 蜜蜂 白蟻   所謂的社會性昆蟲,必須符合以下四個條件:   一、階級劃分:分為繁殖階級與勞務階級,也就是生殖階級與非生殖階級,藉由個體差異所形成的特點,去完成該階級下的使命,就如同人類企業中的職位。     二、世代重疊:群體中至少有超過兩個世代重疊再一起生活,就如同人類世界中的三代同堂。     三、共同築巢:由不同親代一起共同築巢在一個地方。     四、共同育幼:共同的一起照顧與保護不具自行生活能力的卵、幼蟲以及蛹(繭)。     文章歡迎轉貼分享,但請務必註明出處...

在這個廣大的世界裡,無論身在郊區還是都市中;山上還是平地,蹲下來稍微仔細看看地上的生物,相信最容易發現的,就是螞蟻了。     螞蟻,動物界(Animalia),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昆蟲綱(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蟻科(Formicidae),是世界上物種含量最多,總數也最多的昆蟲,由此可知螞蟻在世界上的重要性。     全世界預估有兩萬多種的螞蟻存在,實際已發現並命名的目前約一萬三千多種,並且還在不斷的增加當中;而在台灣這麼小的一個島中,卻也有預計三至四百種的螞蟻,實際目前命名的物種約為兩百九十種之多。     除了種類與數量之外,牠們的社會性結構以及食性,也是造就螞蟻在世界上生態地位重要的原因之一。           文章歡迎轉貼分享,但請務必註明出處...

※以下針對『螞蟻飼養』層面進行探討採集群落與培養群落的差異性,但若以生態面,則並非全然。   所謂『採集群落』意指野外採集回來的群落,而『培養群落』則為由新后開始培育的群落。   照:試管培育臭巨山蟻新生群落   雖然兩者皆用幾個字就可以表達意思,但其內涵的意義卻相差甚遠! 採集群落的由於是從野外挖回來的,在挖掘的過程中,為了尋找蟻巢,因此必須翻找、挖掘、劈砍等行為,而影響到其他生物,甚至傷害、致死其他生物。   如若尋翻找到了蟻窩所在地,接下來將會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將牠們帶回,但這過程中會有一些問題:   1.主巢與分巢:野外的螞蟻並非一定窩居在同一個空間,許多大群落的螞蟻會有分巢的可能性,因此奮力挖掘不見得會有蟻后在這裡。   2.蟻后是否存活:野外的群落中,亦有可能出現蟻后提前死亡的狀況,這時再怎麼努力也是無法尋獲蟻后,就算存活,在挖掘過程中也可能因此逃離或甚至被挖掘、劈砍等行為致死。   3.是否是真后:野外群落中部分物種可能為多后,或者出現會拔翅的未交配蟻后,又或者此蟻后交配過後並未脫翅,種種的可能性。   若真的很幸運地經過了以上的考驗,帶回去後,也並非就因此可以好好飼養,因為:   1.受傷或其他致死可能:在採集過程中弄傷蟻后,或攜帶過程中因蟻酸導致螞蟻死亡的可能性都很高,也有可能因為驚嚇、過度勞累等而導致壽命降低。   2.壽命不詳:野外採集來的群落與其蟻后,其實並無法得知群落的實際壽命,因此若採集到的群落蟻后已年邁,則一段時間後就會死亡。   3.穩定度不足:任何群落都有所謂的群落穩定性,而在採集的過程中,一定會折損其成員,無論是工、兵蟻、卵、幼蟲、繭等,幾乎不可能不折損的全數帶回,因此,蟻群必須重新適應環境,以及重新建立原有的群落穩定度,而穩定度若沒有回到該有的狀況,則工蟻會慢慢地減少,最後走向滅巢。   因此就算有採集到,成功養殖下來的機率也非常的低,如此破壞且較無意義之事,實無效益。   而培養群落,是由新后開始培育,穩定度較採集群高,並且沒有破壞到原生生態的行為,但實際上也是會有減少野外群落創巢機率及當地其他掠食者食物來源的可能性,只是破壞性相對採集群來說非常低。   由新后開始培養的好處:   1.知道實際壽命:由於新后的意思就是新生的蟻后,則當牠交配過後開始創巢時就可得知群落的實際壽命。   2.體驗不同:從0開始的培育到整個群落壯大,才可以知道野外螞蟻究竟是如何創起群落,以及其成就感是採集群無法體會。   3.消耗較少:新后的培育,維護所需花費的時間及食物、空間量與較大的群落所需花費與消耗比起來相對輕鬆。   4.穩定度較高:由新后開培育的穩定度與其生存意識會較強,因此較不會出現採集群所出現重新平衡的問題。   綜合以上兩者差異,我們都會非常建議從由新后培養起的新生群落開始飼養,才能真正的體會到螞蟻群落的成長茁壯過程,並且長久的飼養下去   ※另一篇文章將會提到所謂的穩定度以及物種的生存意識。     文章歡迎轉貼分享,但請務必註明出處...

螞蟻(Ants)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昆蟲綱(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 ),蟻科(Formicidae)的社會性昆蟲,世界上總共有數萬種螞蟻,當你在讀這段文句子的同時,全世界有將近250,000,000隻螞蟻誕生,很神奇吧!?全世界目前有定名的品種約有一萬多種,台灣有定名的約223種,若納入未知品種,全球品種推測應有兩萬種以上!